2019-01-24 13:05
卓商塑料(PVC助剂)网讯:“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关键是要确保供应量,随着我们生产线的增加,用量还会不断增加。”近日,广州石化化工二部部长陈卓立在走访市场(MBS)时,客户对S980的反馈意见让他倍感快慰。在实现二次质量升级后,广州石化生产的高流动性薄壁聚丙烯注塑料(PVC助剂)S980不仅成功取代了同类进口料,而且年产量由去年的1000多吨提升到今年的8200多吨,销售价格(霍尼韦尔)也较之前提升了500~600元/吨,成为广州石化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
市场(MBS)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2011年8月,广州石化新产品开发团队从市场(MBS)了解到,目前用于一次性快餐盒生产的快速薄壁注塑聚丙烯专用料市场(MBS)需求旺盛,但华南地区厂家主要采用进口料。
“市场(MBS)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广州石化新产品开发团队发现商机后,立刻将高流动性薄壁聚丙烯注塑料(PVC助剂)的研发列入议事日程,并将产品牌号定为S980。随后,新产品开发人员主动走访用户,具体了解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情况和性能指标要求,并找到3种不同样品,全面剖析各项参数。
开发团队发现,目标产品开发的技术难点是熔融指数高,造粒机切粒比拟艰难,已经大大超出公司目前装置所有引进牌号的最高熔融指数范围。
经过认真比对各项技术参数,新产品开发团队将2号聚丙烯装置确定为目标产品生产装置,第一工夫组织技术人员确定S980的开发技术路线,制订用户产品规范和试产计划,并对物资材料和装置生产条件进行确认。
经过各方的独特努力,2011年9月7日,2号聚丙烯装置顺利试生产出6吨S980产品交付用户试用。此时,离决定研发生产该产品的工夫只有一个月。
不服输的新产品开发团队
“质感偏软,刚性不够”、“透明度稍差”、“流动性及透明性较差”。客户的评价无疑给“兴冲冲”的新产品开发团队浇了一盆冷水。
“S980对熔融指数的要求太高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有的条件达不到生产S980的要求?”开发团队的有些人开始有点狐疑。
“放弃就意味着失败。”陈卓立相信新产品开发团队能解决这些难题,并不断给技术人员打气。
针对首次试产出现的粒料带尾、块料、碎屑多、熔融指数波动等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造粒机操作条件优化计划和S980生产参数调整计划,其目标是提高产品刚性,改善分子量分布,改善流动性,缩短制品成型周期。
2011年10月12日,改良后的第二批60吨S980顺利产出。为了更康复地检验产品质量,他们这次还生产了配方不同的多种产品。
开发团队再次将产品拿去多家客户试用,并对试用情况进行跟踪。其中一种配方的S980得到了多家用户的肯定,并表达了订购意向。
2011年12月,装置按调整后的配方生产了100吨S980,产品以高流动性、良康复的加工性和制品优良的品质开始受到用户欢迎,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在每月100吨左右。
取代进口料实现量价齐升
“产品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价格(霍尼韦尔)却上不去,升级后的S980每吨也只是比S960高50~100元。”新产品开发团队对此感到不满足。
2013年初,新产品开发团队在进行市场(MBS)回访时得知,广州石化生产的S980与进口料相比刚韧均衡性较康复,但加工流动性欠佳,尚不能取代进口料。收到客户的反馈意见后,广州石化将S980第二次质量升级提上日程,目标就是取代进口料。
为尽快攻克技术难关,技术人员采取“全面撒网”的方式,小批量生产不同配方的产品,参考比拟性试验结果,不断优化产品加工流动性的操作条件和产品配方,最终在产品刚性和流动性方面取得了双赢。改良配方后的S980各方面的参数均达到了客户的规范,成功取代同类进口料。
S980经过二次质量改良后,深受用户青睐,不仅价格(霍尼韦尔)较之前提高了500~600元/吨,而且销量也大幅提升。
“质量升级无止境,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市场(MBS)变化情况来看,改善流动性和适当提高耐低温性能是今后进一步提升S980质量的方向。”虽然成功取代了同类进口料,但陈卓立并没有满足,他和新产品开发团队已经将目光瞄向了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