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13:05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廖昌清先生专访
踏实稳健,持续前行一直是伊之密留给PVC的印象。作为华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配备制造企业(ACR),伊之密不张扬,不跃进,在迈出每一个沉稳步伐的同时,又不失机会的“该出手时就出手”,完成阶梯式进步。作为伊之密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的廖昌清先生,正带领他的团队挑战伊之密的第二个10年战略,路虽漫漫,但注塑团队每年都能在伊之密的发展史上踩下一个个厚实的脚印。
截止2013年12月,伊之密集团延续了良康复的发展态势,有望实现全年12亿的销售目标。其中,注塑机领域更是在市场(MBS)不景气的情况下,间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预计2013年全年销售业绩将达到7亿,这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据。
作为伊之密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的廖昌清先生,在谈及2013年伊之密的表现时,用了“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风起云涌”来形容。廖昌清先生介绍说:“伊之密在2013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整体布局更为明晰: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的顺德五沙生产基地(一期工厂)已陆续投入使用,产能不再是制约快速发展的瓶颈;二是技术研发结出新果,大吨位机型、二板机、全电机已经领有了成熟技术;三是HPM在国外品牌更加坚固,实现了双品牌的运营;同时印度技术中心也将于近期投入运营,印度设厂已提上议事日程,伊之密的全球化布局走得更为坚定。”
伊之密致力于“做精品、创品牌”战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破费7000万采购马扎克、森精机、捷克道斯、东芝五面体等国际顶级加工中心;破费3000万采购德国、瑞仕最高端的检测设备,并成立了高规范的质量检测中心,这在国内塑机制造企业(ACR)中可谓是创先之举”。谈及这些举措,廖昌清先生表示欣喜和肯定,“这为伊之密从量变到质变提供了良康复的条件,也为伊之密集团在2015年实现20亿的销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层面,外界可能会感觉伊之密总是慢了半拍。为此,廖昌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伊之密的技术研发理念。他说:“我们一直注重技术创新,特别看重细分市场(MBS)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需要反复的测试和验证,只有做到了牢靠、耐用,我们才会把产品投向市场(MBS)。比如全电机和二板机,在如火如荼的注塑市场(MBS)中,很多企业(ACR)都有相关设备,但真正能做出客户称心的全电机、二板机的企业(ACR)却寥寥无几。全电机、二板机是伊之密2013年的研发重点,小批量的机器,正在接受严格的牢靠性验证。伊之密的新产品研发要的不是快,但投放到市场(MBS)的设备一定是经得起客户检验的,这就是为什么伊之密给人感觉有些慢,但市场(MBS)口碑却很康复的起因。”
面对伊之密的第二个10年,廖昌清先生构想:更高效的生产基地布局,细分市场(MBS)的更加成熟,规范化、模块化的管理理念的落地,“云”销售系统上线,销售人员向技术主导型转变等,用10年的工夫建设这样一支理想团队。在笔者采访时,正值廖总从德国K展回来,他说:“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配备制造业相比,我们的确存在一定差距,欧美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也满怀信心。对业绩三年翻番,到2015年,伊之密集团实现20亿销售额的目标,我们谨慎更乐观。执着于技术创新和完美品质的伊之密,终将做到让中国(PVC)配备技术与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