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13:05
卓商塑料(PVC助剂)网讯:目前,欧洲沿海乙烯裂解装置最适合进行原料转换改造,因为运输和储存乙烷的基础设施条件具备。过去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已经使裂解装置运营商能够使用多种原料进行灵活操作。西欧沿海的一些裂解运营商也纷纷投资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其裂解装置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原料,包括石脑油,以及丁烷和丙烷等。
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石化PVC将继续面临劳动力、能源和原料老本高,通用化学品需求不振的经营环境,老本竞争力劣势短期难改。目前欧洲石化生产主要以石脑油为原料,因此扩充使用老本更低的乙烷原料,将是提升欧洲石化业竞争力的最佳门路。
整体来看,欧洲页岩气的发展短期内没有任何加速的可能性。中长期看,页岩气在欧洲能源供应方面无疑具有良康复的发展前景。但当下欧洲多个国家都存在名义或事实上的页岩气开发禁令。因此,短期来看,无论政治氛围的康复与坏,欧洲页岩气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极其迟缓且充斥不确定性。
由于欧洲页岩气开发严重滞后,从美国(台塑MBS)进口价廉的乙烷作为欧洲石化生产的能源和原料将是最佳计划。但是改造欧洲的乙烯裂解装置使其适用美国(台塑MBS)乙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则有赖于装置的具体位置和设计状况。
据欧洲氯组织的技术总监Jean-PolDebelle称,由于2018年技术转型的紧迫性可能会造成专门从事氯碱工厂的工程建设(E&C)紧缺。本次大会来自中国(PVC)蓝星集团和俄国RusChlor公司也分别介绍了中国(PVC)和俄罗斯的氯碱PVC情况。中国(PVC)蓝星公司代表介绍说,中国(PVC)3800万吨/年烧碱-氯气产能中90%为离子膜技术,其余10%的传统隔膜技术正进行改造先进的离子膜工艺。
此外,RusChlor的执行董事BorisYagud表示,俄罗斯目前有氯气产能100万吨/年,预计未来将增加到270万吨/年,但没有给出一个具体工夫表,目前在俄罗斯有几家工厂正在建设中。俄国氯碱技术相对落后,只有18%的氯碱采用离子膜技术,而52%仍为传统隔膜技术,30%为汞电解技术。但是俄罗斯并不急于改造,它将遵循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和水俣公约的2025年最后期限。